首页 >总结 > 教学资源 > 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汇编8篇

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汇编8篇

时间:

开发,汉语词语,拼音kāi fā、kāi fa,意思是指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开拓;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发掘、收集、整理、选择文化资源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汇编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浅谈乡土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浅谈乡土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一些做法

文/潘江

摘要:充分挖掘利用乡土语文教学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它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资源开发;乡土;实践教学

近年来,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围绕教学大纲,在课程资源开发、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下,就围绕语文乡土教学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加强中职学校语文实践性教学的可能性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许多学校的不少班级都建立了班级学习QQ 群,让学生在群里交流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不少学生还建立自己的微博,在博客里发表自己的诗歌、散文等小作品,不少学生都能制作电子生日贺卡、多媒体幻灯片和Flash 动画。所有这些都为中职学校教师开展语文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

乡土语文资源得天独厚,围绕乡土语文课程资源开展实践性教学,探讨研究其成因、历史和发展趋势,会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比如,我们镇江,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保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但文物古迹遍布全市,而且众多的历史故事也广为流传。如平民出生的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文学理论批评家、《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诗文选集《文选》的编选者萧统,借京口山川之力而创建米家画派的米芾,被誉为11 世纪世界科学坐标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还有被孙中山封为“上将军”的赵声,著名爱国老人马相伯,民主政治家冷y,桥梁专家茅以升等。他们为人类进步、祖国统一和民族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可以展现镇江历史文本化的还有镇江博物馆、碑林博物馆、茅山抗日斗争纪念馆……所有这些都为开展语文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

二、围绕乡土语文教学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做法

江苏省中职《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就有“走进家乡”语文综合实践环节。为此,我结合单元教学,充分挖掘利用乡土语文教学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活动目的

1.发现家乡的自然美景、人文精华,进一步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制作文字卡片、PPT、电子明信片。通过叙述、描写、说明等方法简明、生动地表达事物。

3.通过走访、调查研究、电子通讯等手段获取信息,在活动中训练观察、表达、归纳、整理的能力。

(二)做好活动指导

1.活动前的准备。首先,确定小组成员。根据确定的主题,把所教班级同学分成六组,自由结合,并推选出各组组长。大家共同讨论,制订计划。其次,确定各小组成员的活动目标。我把这次活动的任务分解为4 个具体的目标,即:(1 )完成关于家乡的综合性简介。

(2)完成家乡自然景观的PPT制作。(3)完成家乡人文景观的PPT制作。(4)完成家乡历史名人的PPT 制作。

2.活动的安排。在实践过程中,我帮助学生联系走访对象,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著名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标志性建筑,并收集相关文字资料。

(三)指导帮助学生设计好实践主题

为了让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目标明确,提高实践活动的系统性,我帮助学生设计了若干实践主题。比如,围绕《寄奴今寄何所――家乡诗词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实践探索,思考为什么从宋到清,从诗到词,从辛弃疾(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到陈维崧(狮子寄奴生长处,一片雄山莽水――《游京口竹林寺》),从爱国词人到翰林作家,“寄奴”一直成为历代文人笔下一个相当活跃的字符。设计《家乡文化史资源的探究》这一主题,围绕“沈括与《梦溪笔谈》”“桥梁专家茅以升”“萧统与《昭明文选》”“刘勰与《文心雕龙》”“米芾与米氏云山”“董永传说与镇江”以及其他文化名人如刘鹗、赛珍珠、吕叔湘、闻捷、吕凤子等话题,指导学生探访名胜古迹,翻阅图书资料,搜集民间资料。我还设计了《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的主题,让学生实地考察了金山寺、茅山道观、镇江教堂等地,自主探索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在这些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参观访问、凭吊故居等实践活动,搜集了大量语文信息。

(四)搞好成果展示活动

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为学生提供个性展示的平台。对探究成果的呈现,我鼓励学生围绕上述4 个目标大胆创新,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乡土语文资源实践学习成果的丰富多彩,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如,实物展、网上纪念碑、小报、撰写小论文、内容丰富的PPT 等。通过成果展示,我们发现,学生调查报告有结论和倡议,图片展览有介绍和分析,小论文注重宣传性和教育性,电子明信片将课内的学科知识和课外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整合。所有这些,使他们动手创新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尽管学生的探究成果不一定全面和深入,但他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的安排,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分析综合等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关于实践探究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实践证明,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挖掘乡土语文资源,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拓展了学生的求知领域,还使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富有个性化、创造性的过程。可见,搭建乡土语文教学资源开发的平台,开展实践性学习,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篇二】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挖掘乡土造型资源开发学生创造潜能论文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将乡土美术造型媒材引入美术课堂,将有助于拓展学生绘画创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乡土造型资源 美术教学 创造能力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所谓的“创造材料”,是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所借助的造型媒材(如造型媒材的形、色、质和肌理),由于造型媒材的不同,促进了造型新技法的研发和作品新创意的孕育。

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从地区造型资源出发,挖掘乡土造型媒材,把乡土造型媒材引入美术课堂,将有助于拓展学生绘画创造空间,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实践表明,以“挖掘本土美术造型新媒材,研发学生绘画创作新技法,培养学生美术作品新创意”为指导思想的乡土美术教学已成为南汇区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乡土美术教学,升华了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乡土美术特色资源来自于学生校园、学生生活,学生对之有一种亲情、乡情,如学生用彩豆、芦苇、稻草等乡土资源进行大胆构思、技法创新,创作出一幅幅《芦洋大桥》、《滴水湖》、《野生动物园》、《桃花源》等反映家乡新貌的创意作品。因此,学生在“因材造型”和“造型抒情”的自主性活动中,升华了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二、乡土美术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创意能力

美术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乡土资源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们以美学规律,形式美的要求,用充满探究精神的眼睛去观察、思考、发现、身边材料的形状、材质、色彩、肌理,为我所用,探索独特的表现技法,注重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使作品淋漓尽致地表露主客体的精神。学生们利用身边的彩豆、芦苇、稻草创作了个性化的《升国旗》、《我给爷爷敲背》、《老师,您好》等充满创意的作品。

三、乡土美术教学,提高了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广大教师在参与乡土教学特色课程开发和特色课程试点的教师,在“乡土资源的收集――教案的设计――教学的实施――课后的研讨反思――修正整理――再实践反思”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开发课程、用好教材和评价教材,而且,提高了教师理论研究水平,不少教师撰写的乡土美术教学经验文章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多项开发乡土美术特色资源的课题被列为区级研究课题。

四、乡土美术教学,打造了地区著名度

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不仅提供了学生新课程,创设了学校新特色,而且打造了地区品牌,提高了本区的知名度。如《彩豆画》作品被指定为上海桃花节旅游特产和新场古镇旅游纪念品。《彩豆画》美术教学多次被《上海电视台》、《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新闻媒体作专题报道。《满山红叶》等三幅《彩豆画》学生作品由市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宾。2月,上海市副市长杨晓渡、市博物馆馆长陈燮君等领导、专家在参观《新场镇坦直小学学生“彩豆画”作品展》时,对《彩豆画》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金山农民画,南汇彩豆画”。《彩豆画》已成为南汇区的品牌。

由此,在乡土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充满探究精神的眼睛和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去观察、思考、发现身边各乡土造型材料的形状、材质、色彩、肌理的审美价值、造型价值和创新价值,探索其独特的表现技法,探究其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凸显作品主题,张扬作品创意。

下面,笔者就“物尽所能、因材造型”,指导学生利用乡土美术造型媒材,实施个性化创作的乡土美术造型“五方法”“五原则”向大家谈一些新的实践体会。

1.乡土美术造型五方法

(1)形状造型。外形特征是造型的先决条件,是因材造型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和利用原材料的形状特征,巧妙雕琢,制成巧夺天工之作。如《我心中的京剧脸谱》是一节因材造型的创作课。我启发学生在蚕豆板的形状上发挥奇思妙想,把蚕豆板想象成一个人的头,高高的额头,弯弯的鼻子,宽宽的下巴,平稳的后脑……学生们利用水粉颜料,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设计了神态各异的京剧脸谱造型。有的学生还利用剪贴等综合的表现手法,制作了头饰和服饰……新材质的应用,培养了学生想象力、探究力和创造力。

(2)质地造型。乡土美术造型材质有厚重、轻薄、粗糙、古朴、松软等特征。因此,在学生创作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材质产生联想,构思画面,赋予创作,这样就会使作品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木屑画》,我引导学生利用木屑松软、粗糙的特点,塑造沙漠之中的骆驼;再如,《可爱的小动物》,学生用丝瓜筋毛茸茸、金灿灿的质地,制作小鸡、小鸭……

(3)色彩造型。每一个客体都有它鲜明的色彩面貌,因此,在美术造型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的色彩材料,构思与之相配的题材内容,寻找独特的表现技法,就能使作品巧夺天工,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如《彩豆画》,我鼓励学生采用家园里的毛豆、黄豆、赤豆、绿豆、刀豆、蚕豆、扁豆等丰富色彩的豆,进行色彩构成,创作出一幅幅富有装饰感的作品。

(4)肌理造型。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纹理,将自然界里的漂亮纹理搬进我们的画面,为我所用,进行再创造,美化我们的生活。如《肌理―创造心中的美》一课,本课以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肌理为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因此,该课获得了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学录象评比上海赛区比赛中学组一等奖,并且参加了全国比赛。

(5)综合造型。乡土美术造型材质进入美术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创造空间,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不同材料进行综合创造,创意凸显。如《羽毛创意制作》一课,我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利用鸡毛、硬纸板以及各种金属细丝综合造型,制作出一件件刚柔结合、新颖别致的工艺品,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境地。

2.乡土美术造型“五原则”

(1)选择性原则: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利用乡土造型材料进行个性化的造型表现、创造实践。

(2)审美性原则:指导学生注重乡土美术作品的美感表现和自我思想情感的宣泄与升华。

(3)趣味性原则:在趣味性、可塑性的乡土造型美术创作活动中,关注学生快乐有趣的学习。

(4)知识性原则:注重学生利用点、线、面、色彩等基本的造型元素进行综合创造,化腐朽为神奇。

(5)探究性原则:注重学生想象力、探究力、创造力的培养。

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说:尽快改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薄弱状况,要积极推动学校艺术教育改革项目,探索一条农村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

因此,我们广大美术教师应该进一步落实“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学校实际的联系;注重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的课程改革精神。从地区美术教育资源优势出发,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从美术学科特性出发,挖掘乡土美术造型材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造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三】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师应增强教学资源开发意识

在由教师、教材、学生构成的教学共同体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教学资源有着决定权,主导着课堂教学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同时教师还担负着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职责。围绕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里探索。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堂教学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不仅如此,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也能为课堂教学找到源头活水,教师是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主体。

一、教师自身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

在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教师本身是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内在动力机制。教师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把个人理想寄托在事业发展上,才会在工作中为了追寻理想的教学境界而敢于自我反省,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乐于克服种种困难,舍得花费大量时间,睁大发现的眼睛做课堂教学资源的发现者、创造者。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自身其实是最直接、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性课堂教学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堂教学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水平。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尊重、模仿的对象,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教师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话语方式甚至一些习惯性的动作都是学生学习与效仿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师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对学生来说是人生的财富,教师的视野牵引着学生,教师的情感感染着学生,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质量。

我们常看到,一个班级的学生连写字的风格,说话的语气都会和班主任惊人地相似。为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自觉地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专业化程度,提高审美品位,这才无愧于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引导教师作好职业生涯规划,明晰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明确课堂教学资源意识,通过培训与实践提高开发运用能力,特别是要提高教师识别、捕捉、积累、利用和开发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的能力,通过教师自身这一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堂教学资源的优化发展。

二、教师是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在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重要的资源,同时还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是主导和决定性的因素,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这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堂教学资源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尤其要注重教师的经验。在课程的实施中,要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并挖掘、培养教师良好的素质。教师不仅承担课堂资源开发的责任,同时也必须被赋予权力,使自己不但能够选择出最合适的材料,也能决定什么时候、什么场所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去利用这些资源。教师在作选择的同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资源的适当用途和可获得性,也要让学生能够保持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有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的机会。

诚然,这次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的权利,尤其在学校层面上,要求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建设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教师团队

课堂教学资源开

[1] [2]

【篇四】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乡土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论文

摘要:充分挖掘利用乡土语文教学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它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资源开发;乡土;实践教学

近年来,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围绕教学大纲,在课程资源开发、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下,就围绕语文乡土教学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加强中职学校语文实践性教学的可能性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许多学校的不少班级都建立了班级学习QQ 群,让学生在群里交流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不少学生还建立自己的微博,在博客里发表自己的诗歌、散文等小作品,不少学生都能制作电子生日贺卡、多媒体幻灯片和Flash 动画。所有这些都为中职学校教师开展语文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

乡土语文资源得天独厚,围绕乡土语文课程资源开展实践性教学,探讨研究其成因、历史和发展趋势,会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比如,我们镇江,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保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但文物古迹遍布全市,而且众多的历史故事也广为流传。如平民出生的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文学理论批评家、《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诗文选集《文选》的"编选者萧统,借京口山川之力而创建米家画派的米芾,被誉为11 世纪世界科学坐标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还有被孙中山封为“上将军”的赵声,著名爱国老人马相伯,民主政治家冷y,桥梁专家茅以升等。他们为人类进步、祖国统一和民族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可以展现镇江历史文本化的还有镇江博物馆、碑林博物馆、茅山抗日斗争纪念馆……所有这些都为开展语文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

二、围绕乡土语文教学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做法

江苏省中职《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就有“走进家乡”语文综合实践环节。为此,我结合单元教学,充分挖掘利用乡土语文教学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活动目的

1.发现家乡的自然美景、人文精华,进一步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制作文字卡片、PPT、电子明信片。通过叙述、描写、说明等方法简明、生动地表达事物。

3.通过走访、调查研究、电子通讯等手段获取信息,在活动中训练观察、表达、归纳、整理的能力。

(二)做好活动指导

1.活动前的准备。首先,确定小组成员。根据确定的主题,把所教班级同学分成六组,自由结合,并推选出各组组长。大家共同讨论,制订计划。其次,确定各小组成员的活动目标。我把这次活动的任务分解为4 个具体的目标,即:(1 )完成关于家乡的综合性简介。

(2)完成家乡自然景观的PPT制作。(3)完成家乡人文景观的PPT制作。(4)完成家乡历史名人的PPT 制作。

2.活动的安排。在实践过程中,我帮助学生联系走访对象,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著名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标志性建筑,并收集相关文字资料。

(三)指导帮助学生设计好实践主题

为了让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目标明确,提高实践活动的系统性,我帮助学生设计了若干实践主题。比如,围绕《寄奴今寄何所――家乡诗词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实践探索,思考为什么从宋到清,从诗到词,从辛弃疾(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到陈维崧(狮子寄奴生长处,一片雄山莽水――《游京口竹林寺》),从爱国词人到翰林作家,“寄奴”一直成为历代文人笔下一个相当活跃的字符。设计《家乡文化史资源的探究》这一主题,围绕“沈括与《梦溪笔谈》”“桥梁专家茅以升”“萧统与《昭明文选》”“刘勰与《文心雕龙》”“米芾与米氏云山”“董永传说与镇江”以及其他文化名人如刘鹗、赛珍珠、吕叔湘、闻捷、吕凤子等话题,指导学生探访名胜古迹,翻阅图书资料,搜集民间资料。我还设计了《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的主题,让学生实地考察了金山寺、茅山道观、镇江教堂等地,自主探索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在这些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参观访问、凭吊故居等实践活动,搜集了大量语文信息。

(四)搞好成果展示活动

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为学生提供个性展示的平台。对探究成果的呈现,我鼓励学生围绕上述4 个目标大胆创新,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乡土语文资源实践学习成果的丰富多彩,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如,实物展、网上纪念碑、小报、撰写小论文、内容丰富的PPT 等。通过成果展示,我们发现,学生调查报告有结论和倡议,图片展览有介绍和分析,小论文注重宣传性和教育性,电子明信片将课内的学科知识和课外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整合。所有这些,使他们动手创新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尽管学生的探究成果不一定全面和深入,但他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的安排,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分析综合等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关于实践探究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实践证明,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挖掘乡土语文资源,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拓展了学生的求知领域,还使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富有个性化、创造性的过程。可见,搭建乡土语文教学资源开发的平台,开展实践性学习,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篇五】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如何积极开发并巧用历史教学资源论文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面笔者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应如何积极开发并巧用教学资源,以期与同行们商榷,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对于教材,新课改指出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事实上也应该如此。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但绝不是唯一的。因为,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我们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只是其中的一种文字材料而已。可见,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还有很多。

1.图书、报刊资源是常见易获的教学资源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广泛。图书和报刊,社区部门单位有,学校有,不少个人也有,只要留心,它们就是极易获得的。图书馆资料最齐全,如通俗历史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历史文物图册、历史地图、历史图表、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考古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可以借来一用,也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或摘录。在报刊方面,除普遍订阅的日报与历史专业报刊外,《文萃报》、《中国剪报》、《文史博览》等对历史教学也很有帮助。老师平时注意收集和保存这些,就可供急用之所需;号召学生课外去阅读摘录,既可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又能促使他们的“动”,促进课堂的“活”。这是一举多得的事,师生都应该乐意为之。

2.乡土、社区资源是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教学资源

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应当随时随地地发现和利用社区中的乡土资源,如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巧用这些资源,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因为他们的现身说法,能够在不同层面,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很感兴趣,喜欢探究,如果教师恰当巧用这些社区乡土资源,不仅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丰富其历史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活跃历史课堂。如关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章的教学,我就曾组织学生参观“厂窖惨案”纪念馆并请当年的幸存者现场讲述,这样学生对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的.认识非常深刻,教学效果特别好。

3.广播、影视资源是鲜活生动而又丰富的教学资源

近年,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与录音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且容易获取的资源。文献记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重点利用的音视频资源。还有一些比较接近历史实际的影视作品和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只要不过于违背史实,也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地提供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有益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以增强其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这类资源多,关键在巧用。要巧用,先是精选画面,再是优化重组内容,然后是确定最佳的呈现方式。时下的教育装备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呈现方式可采用录音带、VCD或者课件播放。前两种方式播放,对于一般的学校来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之所以要精选,是因为课堂教学时间短,而可取的资源多;之所以要优化重组内容,是因为这类资源毕竟不是为教学而专门设计的,我们的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教学程序也自有体系和规矩;之所以要确定最佳的呈现方式,是因为这些资源生动鲜活,采用其他方式呈现会失去其生动与鲜活的特性。

4.信息、网络资源是丰富而又便捷的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的教学资源。随着教育装备水平的提高,网络已进入不少校园,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使之为历史教学服务。特别是计算机教学的推进,更加方便我们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我觉得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很有帮助的网站有许多,其中尤以“中学历史教学资源”、“人教社―初中历史”、“初中历史教学网”、“中基网―历史”、“历史中考网”、“历史图片素材”、“历史教学资源”等网站为佳。还有一些学校网站如“24小时”、“番禺教学资源中心”、“万源教育网”、“红日”、“天河部落”等也很有特色,我们不妨进行浏览,也会得到一些收获。巧用这类资源,精选仍然重要,更值得注意的是要及时下载并保存,因为有些专题性的资源过期再难觅。如的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专题、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专题,在20的网上是最齐备的,如不及时下载保存,以后就难以获得了。

除了上述的四类资源外,还有一些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我们也可以很好地开发利用。如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等,这些资源也应当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总之,我们应当树立“在生活中寻找历史教学的灵感”的观点,把能够为历史教学服务的资源都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起来,去伪存真,取精用宏,以使学生学习动起来、历史教学活起来。

【篇六】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由于内容较为繁多,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未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要降低学生对历史的恐惧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键就在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乡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讲解,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如何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并结合到历史教学当中,是历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对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合进行分析,为历史教学提出几点科学的建议。

一、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融合的必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能够体现主体的作用,关键就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团队合作的精神。历史教学不仅仅需要依靠课堂的灌输,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探索获得新的知识,而乡土文化资源的运用则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培养探索能力,通过对本地区独特的历史、乡土文化进行教学,让乡土文化的丰富性弥补教材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融合的现状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一些历史教师并没有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再加上教育部门对乡土历史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和家长都没有加大重视。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广州市约半数以上初中学生没有对广州本地的历史进行了解,对学校所分发的《广州历史》也没有进行翻看,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只停留在“应试”的程度上。很多学生对广州的历史并不熟悉,如,佛教方面:华林寺、光孝寺、六榕寺等建筑历史缘由;一口通商贸易的定义;基督教传入广州的具体时间等。这些独特的乡土文化历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进行主动探索,因此必须将其融入历史教学当中。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降低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资源,在进行历史事件讲解时,可以结合本地同一时期的历史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刻意安排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如,带领学生参观各种历史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广州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进行历史事件的讲述时,可以将广州的相关事迹融入其中。举个例子,在讲述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佛教传入广州的相关事迹进行讲解:早在东汉时期,中国佛教历史上第一位佛经翻译者安世高来到广州,并从广州北上江淮地区。由此可见,广州在当时佛教传入的影响较为重要。在东吴之后,越来越多僧人来到广州进行佛教传颂。最著名的是在南朝大通元年间(527年),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广州传教,被称为禅宗初祖。为了纪念这一事迹,后人将此地称之为“西来初地”,并修建著名的华林寺纪念。除了进行讲解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照片或带学生到广州上下九路西来正街中的华林寺进行参观,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2.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的历史资源有限,要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善于应用乡土文化资源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对本地的事迹和遗址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举个例子,在进行近代史的`讲述时,教师可以结合广州的近代史进行讲解。其中可以对广州近代史的贡献进行介绍:广州是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近代史上各种思想的发源地,早在清朝末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先进思想家于1891年,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宣扬维新变法。又如,在讲述起义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广州黄花岗起义,并带领学生参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让学生重新感受一下19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发生的那一场起义。通过现场的参观以及教师的讲解,能让学生认识到近代革命起义中广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历史知识一方面具有时间严谨性,另一方面也具有趣味性,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要善于利用各种乡土文化资源,通过让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就能使枯燥的课堂充满乐趣。

在进行近代革命起义历史教学时,免不了对人民起义进行讲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广州人民起义进行讲解。举个例子,在进行人民起义时,广州有很多示威游行事件,其中较为有名的是“六二三事件”。1925年6月23日,广州群众约10万人支援上海“五卅”反帝国运动。此次游行队伍在经过沙基时,遭到了帝国主义者的射击,导致52人死亡,因此历史上称为“沙基惨案”。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市政府将沙基路改为“六二三路”并竖立纪念碑。

由于一些学生家住在广州六二三路附近,在听完老师的讲课之后,不免会对其产生兴趣,在空余的时间内,学生会到六二三路,感受一下当地的历史氛围。

又如,在讲述秦汉古代史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广州的历史进行介绍,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南越国,教师可以结合南越国对秦汉历史进行讲解。还可以带学生到南越王墓博物馆中进行观察,博物馆内的出土文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对该时期历史进行调查和研究,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4.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动探索历史相关知识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历史知识传递,不如传授学生探索知识的技能,提高学生搜索历史的能力。新课改下,要求学生学习要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灵活手段激发学生的各个感官,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并将热情转化为探索的动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举个例子,在广州越秀公园内,有保存较完好的明代城墙,距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城墙上沧桑气息凝重,给人一种肃穆之感。通过将这些独特的岭南历史资源融入教材当中,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实践,并对历史实践进行思考,并激发求知欲望,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

四、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融合的注意事项

结合乡土资源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何加强对资源的利用,下文提出几点建议:

1.学校领导给予足够重视,鼓励教师结合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授课。

2.与当地的文物单位合作,签订相关协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免费参观历史基地。

3.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当地资料进行查找,还必须懂得如何进行结合,考虑如何进行讲解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灵活多变,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通过请相关的历史学者对某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讲解来获得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另外,如果时间不允许,则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历史纪录片,让更多学生对历史事件有准确的认识。

随着科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已不可取,教师必须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历史教学当中,让历史更加贴近生活,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敏。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合[J]。考试周刊,(08)。

[2]李宝祥。黄仁宇的历史比较法述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07)。

[3]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9(01)。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山中学)

【篇七】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乡土历史教学

(浙江省丽水市 孙龙基 胡群英)

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认真落到实处。乡土 历史教学则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受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 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此话很有道理。

几年来,我们从听课中发现,中小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人们对自己家乡的山水草木,人 文景观,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等一般都有深厚的感情。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进近了,把爱国人 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 联系得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重视和加强乡土历史教学,可以使初二《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更具体、更丰富。如学习《社会》第三册第 七章《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中的“重要的水利工程”一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参阅丽水地区乡土 教材中《浙江省最早的水利工程――通济渠的修建》一节。让学生知道,通济渠是处州人民与大自然斗争的丰 碑。1400多年来,它一直在发挥作用,使碧湖平原成为丽水地区最大的粮仓。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一章时,教师可讲述乡土历史教材中的“方腊起义与处州人民的斗争”、“处州人民反对金、元贵族压迫的 斗争”、“处州叶宗留起义”和“处州人了抗倭斗争”等内容。近现代史部分中可联系讲述的就更多了。它由近及远地使学生懂得,处州人民的斗争是中华民族斗争的一部分。学习《中国古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一章 内容时,教师可联系乡土历史的相关内容,说青瓷、石雕,论宝剑、香菇,评述这些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 为祖国赢得声誉的`工艺品和特产时,学生会激荡一种民族自豪感。学习《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一章时,乡土 教材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就更多了,无论是处州籍的还是外籍文人学者,都为处州创造了光辉的科技文化成果 。学习这些内容,会使学生激动不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自然会在学生中潜滋暗长,这种润物细 无声的情感培养,是空洞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近在本乡本土的许多历史文物、遗址,可供学生参观、考察,有些史实还可以让学生调查访问,从中得到 一些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操。丽水地区七县二市,著名的名胜古迹有64处,重要的纪念地、烈士墓8处 。如缙云的仙都、丽水的南明山、青田的石门洞、庆元的西洋殿、松阳的延庆寺塔,龙泉的九姑山,云和的龙 眼洞、景宁的时思寺、遂昌的遗爱寺以及牛门岗新石器遗址、大窑青瓷古窑址等都名闻遐迩。青田的周恩来同 志题词纪念碑,景宁的李振彪烈士墓,青田、龙泉的革命烈士陵园,丽水厦河的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等都是 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通过历史考察和调查研究,增强了历史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又在潜移默化中培 养了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

乡土历史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材料,切 实搞好乡土历史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丽水地区虽然地处西南山区,但源远流长,有悠久的历史,在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长中占有一席之地。早 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处州涌现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令人瞩目,可谓是“人杰地灵”。 杜光庭(缙云人)是一位著名文学家,他创作的《虬髯客传》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南宋著名学者鲍彪(缙 云人)著作颇多,主要的是《杜诗注》和《战国策注》。南宋龙泉人叶绍翁是学者又是诗人,他的“春色满园 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诗句,富有艺术性和哲理,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松阳人张玉娘是与李清照等齐名 的南宋四大女词人之一。南宋时著名的医学家、青田人陈言著有《三因极一病源论粹》一书,创立“三因极一 ”学说,对中医病理学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元末明初的刘基(青田人)学问渊博、才智非凡,是我国历史上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朱元璋征聘的“浙东四先生”中除了刘基,丽水的叶琛,龙泉的章溢也都是 明代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对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朱明王朝起了重要作用。明初著名学者、龙泉叶子 奇的《草木子》是我国著名的笔记之一,它对研究元末明初历史有重要参考作用。

通过乡土历史教学,应让学生明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丽水地区畲汉各族人民不断进行反压迫斗争 。如北宋方腊起义时,霍成富、陈箍桶在缙云举旗响应,后壮烈牺牲。为反对金、元贵族的压迫,缙云人詹友 在靖康之难中忠贞殉国;丽水人姜绶忠贞不屈,被金人杀害。丽水人刘倚友在东京保卫战中英勇牺牲。遂昌人 龚楫战死和州,名垂史册。龙泉人何志同、鲍廉,青田人林融、季文龙,缙云人曹天骥、曹天骏兄弟都为反对 金、元贵族压迫而贡献出自己的生命。

近现代的乡土教学更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在太平军两次进军处州时,爆发了陈二麻子领导的农民起义和 赵起为首的金钱会起义,有力的支援了太平军的斗争。当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丽水地区兴起之时,处州爆发了 以会党为中心的反教会反侵略的爱国斗争,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 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的成立和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使处州革命斗争生气勃勃,刘英、粟裕等英名永远留在 丽水地区人民的心中。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和华侨领袖陈嘉庚曾分别前来我区视察和慰问。周恩来还为 青田东源小学的创立作了“中华民族新希望”的题词。

丽水地区虽是山区,但处处有宝。龙泉宝剑“寒光逼人,削铁如泥”,是闻名全国的工艺品。它名扬四海 ,在1915年巴黎博览会上得过奖。青田石雕饮誉国内外,它作为商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妙绝 伦的石雕代表作如《葡萄山》等,成为我国工艺美术中的瑰宝。“山珍海味”之一的香菇源于我区的庆元县。 庆元县不仅是中国香菇种植的发源地,也是世界香菇种植的发源地。龙泉青瓷是我国青瓷的代表,有“薄如纸 ,明如镜,青如玉,声如罄”的美誉。通过教学,我们可以启发中小学生立足家乡,放眼全国,胸怀世界,促 使他们树立为建设家乡美好的明天和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近几年来,我们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统编教材认真使用经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浙 江省丽水地区义务教育乡土教材・历史》,并列入结业会考范围。据我们了解,全区绝大多数学校都能按此要 求授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绕有兴趣。庆元县屏南镇中学成立了乡土历史兴趣小组,在历史教师指导下举办 专题研究、报告会,联系实际进行乡土史调研活动。该校陶学海同学撰写的《地编乡土教材〈历史〉的点滴争 议》一文在1994年地区中史年会上获得好评。1994年丽水市城关镇举办乡土历史知识竞赛,多数学生 参赛,实际上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995年11月,地区教研室召开了一次乡土历史教学研讨会,动 员历史教师利用乡土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乡土历史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篇八】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对于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和学生面对复杂而深奥的历史知识,如何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才帮助教育教学工作效率的进一步实现。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合理的解决也将是一个重点,才能充分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乡土资源;历史教学;应用策略

新时期的到来带动新课改的实施,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方式也面临着迫切改善,将乡土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运用乡土资源实施历史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将针对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

一、应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教学现状

1.应试教育环境的限制。目前,我国的教育环境主要还是以考试的内容教育为主,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只对教材的内容和考试重点进行讲解,限制了学生了解历史知识的视野。教师对乡土历史资源教学的意义,了解不够深刻,自身对乡土历史资源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少提及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理论知识。造成宝贵的乡土历史教学资源被浪费。

2.考试成绩带来的压力。因为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只对考试中出现的关键内容进行反复学习,不仅学习氛围枯燥,而且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在历史教师的引导下,只是掌握了一些教材中的关键知识。因为课堂中缺乏乡土历史资源的讲解,导致学生对其产生的意义和作用非常模糊。

3.乡土历史资源运用不合理。乡土历史资源具体就是指故乡历史的风俗乡土,是历史教学的向导,也是历史教学中最好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还会拓展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和研究的兴趣,由于乡土资源历史资料被一些本地政策所限制,导致乡土历史资源也不能很好地被利用。

二、应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教学策略

1.重视乡土历史资源运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教师过于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只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理解。而且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无法引导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忽略的学生的主体,降低了教学效率,课堂中教师只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形式,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多面发展。因此开展运用乡土资源的历史教学模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运用乡土历史资源时要紧密得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应用。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虎门销烟这段历史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掌握历史背景和事件发生的原因,讲解这段历史事件对我们国家带来的危害。同时教师就要引入这段历史事件的`乡土历史资源,让学生去感受这次战争的历史起源,加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历史教师还可以利用虎门销烟乡土资源历史,拓展历史教学知识让学生来了解这个沿海省份的乡土历史资源,让学生对近代历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激发学生学习乡土历史的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个性较为叛逆,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存在抵触的情绪,导致历史教学的效率较低,因此,教师要运用乡土历史资源教学集合教材内容的教学形式,来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到唐朝社会风貌的课程前,先布置学生去收集唐朝的乡土历史资源,并要求学生在课程中总结出唐朝社会风貌的特点,让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感受唐朝的文化和历史,然后到课堂中就会非常容易理解教材中有关唐朝的历史知识。此外,教师在讲解台湾近代史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乡土历史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了解乡土历史资源的渠道非常少,不仅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还阻碍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学习,为了加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比如,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通过播放乡土历史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了理解教材的内容。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春秋文化的过程中,就可以播放一些历史气息浓厚的乡土历史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那个百家争鸣的伟大时代。此外,教师讲解到清代文化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些江南水域的乡土历史资源,让学生了解清代文化为我国发展带来的影响,深入地理解相关历史文化知识。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的有效应用,历史中包含我国的精髓和文化,学生通过对乡土资源的学习,不断分析和总结历史事件,体会更多的人生经验,效仿经典优秀人物,同时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观的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和责任,帮助学会加强自身的文化基础,促进乡土资源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索丽静.浅析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举措[J].课程教育研究,(7).

[2]黄丽容.历史情景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7).

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汇编8篇相关文章:

小学生书法课堂教学资源库集合8篇

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范文(通用7篇)

教学资源课件(锦集11篇)

小学生书法课堂教学资源库精选8篇

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汇编七篇】

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合集9篇)

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汇编8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