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结 > 工作总结 > 市财政局年度依法治市工作总结报告集合4篇

市财政局年度依法治市工作总结报告集合4篇

时间:

总结报告是会议领导同志对会议召开的情况和会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陈述性文件。写总结报告时应注意明确目的,突出重点,切不可面面俱到;要鼓舞人心,富有号召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市财政局年度依法治市工作总结报告集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市财政局年度依法治市工作总结报告1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及省市实施方案精神,按照《六安市人民政府2020年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安排》(六法组办〔2020〕3号)文件部署,六安市财政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全局参与、全市联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20年重点工作和成效及2021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0年重点工作及成效

  (一)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监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政府购买服务工作高度重视,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纳入加强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战略布局之中,层层压实责任,使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发展有方向、改革有创新、实施有步骤、工作有成效。 二是按照《安徽省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流程规范》的要求,在财政门户网站设专栏,将政府购买服务相关政策、项目等予以公告,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是严格购买服务预算管理。坚持先有预算后购买服务,将政府购买服务纳入预算编制流程。对符合政府采购目录项目,按要求编入政府采购预算,实现政府购买服务预算与年度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预算有机衔接。2020年全市共编制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预算315个,预算金额81733.9万元,2020年全市已实施项目677个,已支付资金73500万元,占预算的89.92%。其中市本级实施项目376个,支付资金19161万元,占市本级预算金额的84.55%;县区实施项目301个,支付资金54339万元,占县区预算金额的91.99%。

  (二)推进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购买;确需政府参与的,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一是稳步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强PPP项目库管理。明确项目入库流程,新项目入库,先入储备清单,再申报进入管理库;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更新项目管理信息;开通疫情防控项目绿色通道,有助于疫情防控的项目,即报即审、合规即报;PPP项目清理排查,防止增加政府隐性债务,及时上报纳入隐性债务监测平台管理的PPP项目清单。二是认真研究市区共建项目财政支出责任分担机制。按照“谁主张谁支出、谁受益谁付费、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研究制定六安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市区分担机制,切实落实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财政支出保障。三是开展PPP项目日常绩效监管。对市县区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是否超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进行监控,切实防范财政支付风险;根据PPP项目监督管理办法,督促项目实施进度,积极参与部分PPP项目实施情况绩效考评。据省厅下发的本年第三期通报,我市PPP项目落地35个、开工31个,均居全省第二。

  (三)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制度,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基金项目,公布全国性、中央部门和单位及省级收费目录清单,减轻企业和公民负担。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降费政策,及时调整项目库;认真做好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更新工作,确保降费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及时转发、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关于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与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的文件和政策精神,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成立市涉企收费清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收费标准执行规范,做到“涉企收费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在门户网站适时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接受社会监督;根据省授权,会同发改部门研究出台我市关于降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标准政策,我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在省定标准上降低10%,全年减收160万元。

  (四)全面保障法治政府建设装备、办案、业务工作经费等。一是行政机关履行执法职责所需经费全额纳入本级政府预算,保证执法经费足额拨付。改善执法条件,合理安排执法装备配备、科技建设方面的投入。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严禁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2020年安排市公安部门办案业务费4488.4万元、市检察院办案业务费204.7万元、市法院办案业务费340万元、市司法局办案业务费66万元。安排市公安部门业务装备经费751.66万元、信息化建设经费2338.61万元,市检察院业务装备经费184万元、市法院业务装备经费295万元、市司法局业务装备经费155万元。二是切实保障行政复议经费。2020年市司法局安排行政复议、督查、规范性文件清理和合法性审查等经费33万元。三是法制教育培训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为了强化法制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和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2020年安排市司法局依法治市专项经费165万元。安排市司法局法治宣传经费58万元、法治文化建设经费14万元。

  二、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市财政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除完成目标任务外还将结合自身职能优势侧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部门联动政策宣传,保障政策落实。与税务、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做好减税降费工作,切实发挥稳预期、增强企业信心的重要作用。着重加强涉企收费减免的宣传力度,根据国家、省收费管理政策变化和本地实际,继续动态调整完善涉企收费清单。着重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意义和内容宣传。政府购买服务意味着政府从财政资金的直接使用者向分配者、监管者转变,更意味着财政支出的不断透明化和规范化,一些预算单位已习惯过去的工作方式,难免会出现部分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情况。为此,我局将加大宣传力度。

  (二)继续完善乱收费举报投诉查处机制。加大乱收费举报投诉电话的宣传,加大调研力度,密切关注重点部门,继续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不断强化PPP项目监管。对照PPP项目政策规定,用足用活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准确测算财政支出责任,审慎预测财政承受能力;认真开展新入库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严格项目入库审核,推动PPP项目规范健康发展;协同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在库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预算编制和兑现工作,以及部分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市区分担清算和资金结算工作。

  (四)继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系列经费保障。2021年继续加大对市公检法司办案业务经费、装备经费和市司法局法治宣传及依法治市专项经费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保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市财政局年度依法治市工作总结报告2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县委政府、爱卫办要求,全面落实好2019年我局的爱国卫生工作,调动一切力量,在我局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提升全民的健康意识和文明意识,完善长效机制,全面整治环境,有效的切断病媒生物疾病传染途径,消除“四害”,着力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努力打造洁净、优美的宜居环境。

  一、加强组织建设,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健全爱卫组织机构及工作网络,及时调整单位爱卫会组成人员,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努力开创“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动手”的爱国卫生工作新局面,落实单位爱卫会工作职责,切实保障爱卫工作经费,坚持把各项爱卫活动落到实处;规范爱国卫生日常管理。认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巩固创卫成果为重点,深入开展各种形式宣传活动,促进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广泛发动群众,有针对地开展薄弱环节的整治。

  二、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充分依托局led显示屏、进一步搞好宣传教育,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入户走访过程中向贫困户全面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其打扫环境卫生,督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结合爱卫月、世界无烟日、预防艾滋病日等专项活动,形成人人关心、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响应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中来。协同县卫计局积极做好健康促进工作,健全健康档案,加强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注重心理健康。协同县卫计局做好健康促进工作,健全健康档案,加强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注重心理健康。

  三、积极开展各级卫生村、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爱国卫生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搞好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在创卫中建立的县容环境长效管理的各项制度,指导好单位工作,使爱国卫生工作争先创优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做好结对乡党巴乡的卫生环境宣传工作,使全县爱国卫生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四、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扎实做好整改落实工作

  积极巩固县域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针对本单位及街道爱国卫生、市容环境的状况,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实施有效的整改措施,努力提高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加强内外环境的整治力度,净化市容、疏通道路。加强检查监督力度,狠抓环境卫生的薄弱环节,扎实做好整改工作。

  五、继续加强食品药品管理工作

  配合县药监局加强对村、社区卫生室、小药店的药品质量安全管理,相关资金拨付到位,做好检查工作,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六、加大除四害监督力度,逐步消除四害继续加强单位环境综合整治,在春、秋两季大力整治各类卫生死角和四害滋生场所,美化环境,使“四害”滋生场所得到有效控制,全面提高有害生物虫害的防制质量。

市财政局年度依法治市工作总结报告3

  2019年,我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大战略机遇,以项目攻坚推进为重点、以营商环境建设为基础,以“三服务”转作风、强担当、促落实,在强服务、优环境、抓项目上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2019年重点任务推进情况

  (一)做大蛋糕聚财力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政府财力迈上新台阶,各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前。全市财政总收入接近1000亿,达到945亿元,列全省第三,超过温州,仅次于杭州、宁波。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66亿元,增长9.1%,税收占比90.1%,增速和收入质量均列全省第二。支出规模达到767亿元,增长30%以上,增速全省第一。

  (二)全力以赴保战略

  我们积极落实首位战略,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快推进“百年百项”等重大项目建设。金融撬动保项目,用足988亿元政府债务限额;筹措资金推项目,统筹市级财政资金73亿元,支持军民合用机场、湾北二期、市区快速路建设,火车站枢纽、现代有轨电车开工,嘉兴南站开通4对始发高铁,高速公路网、海河联运网进一步完善。创新模式助项目,构建财政、国资协同运作机制,向嘉兴国投注资2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近百亿,推动中心城区品质提升,200多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得到系统提升,4个城中村彻底清零,1400多户居民告别了“筒子楼”“拎马桶”生活,一大批城市顽疾得到根治。

  (三)千方百计稳增长

  这个方面主要是做好了“加减乘除”。政策供给做加法:面对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联合相关部门打好稳增长“组合拳”,出台人才、科技新政2.0版,落实工业和开放型经济发展70条意见,安排涉企专项资金6.8亿,稳企业、保增长、促转型。企业负担做减法。深化落实增值税改革,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缴费,加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和检查力度,全市减免税费和减征社会保险缴费293.31亿元。撬动投资做乘法。进一步发挥政府产业基金集聚效应,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全市政府产业基金总规模11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1379亿元。打造政府产业基金2.0版,“量身定制”定向基金,支持捷威动力、康峰大硅片、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等省市县长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嘉兴。简政放权做除法。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走访811户企业,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以财政信息化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广应用政府采购云平台和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政府采购更加公平透明,非税收入全部实现在线缴纳,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全心全意惠民生

  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方面支出620.13亿元,支出占比80.9%。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全市统一。引入保险精算,在全面分析、评估各县(市、区)医疗保险制度基础上,统一调整全市医保缴费、待遇政策,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其他医疗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整体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水平,进一步落实医保惠民红利政策。保障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支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嘉兴学院申硕创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全国样板。支持挖掘城市文脉,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障嘉兴博物馆二期、嘉兴市图书馆二期、子城客厅、文艺之家、“月芦文衫”片区改造、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嘉兴在全省基层文化服务评估中实现“六连冠”。支持举办首届嘉兴国际马拉松,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打造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大救助”体系创建,保障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助力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五)攻坚克难推改革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找差距,补短板,建立健全财政治理体系。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统筹资金、资产、资源、资本支持首位战略实施。资金方面,盘活历年结余资金139亿元;资产方面,我们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房产集中统一管理工作,清查出房产1423处,用好“天地图”规范政府部门房产管理;资源方面,我们安排10亿资金、40亿债券,支持城市有机更新,盘活土地资源;资本方面,研究组建长三角创新投资集团,全市将统筹100亿财政与国资资金,设立1000亿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创新发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把政府的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做好风险防控,全市充实社保风险准备金64亿,市级提前3年完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任务,为进一步争取债券额度支持发展腾出空间。

  (六)凝心聚力强队伍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坚持高标准、体现高质量的要求,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切实加强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激发全体干部追梦奔跑的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财政改革发展。加强财政文化建设。首创红船财政党校,创建新时代论坛,组织“守初心、担使命”微型党课比赛、开展“颂歌献给党”七一合唱比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锻造红船铁军。提升队伍能力素质。以“选育优苗 岗位成才”工程为总揽,建立结构性干部递进式培养机制,调整优化后备及青年骨干资源库。每月举办“处长论坛”,搭建工作交流和干部锻炼的优质平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督查机制,加强党委对重大事项的督查,对所有支部开展政治体检;健全监督制度,发挥机关纪委和支部纪检委员作用,组织开展二级巡察,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实行形态管理,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民主评议党员量化打分、组织生活会批评到位、三级联述以评促考。

  二、2020年财政改革发展思路和举措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迎接建党百年的冲刺之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的要求,用好一切逆周期调控的政策工具,创新盘活各项政府资源要素,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系统推动财政改革,加快构建具有嘉兴特色的现代财政管理体系,对冲疫情影响,统筹推进“稳企业、推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支持高质量建设“三城一地”,为把嘉兴打造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块提供坚实保障。

  (一)强化财政政策扶持。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推进政策系统集成、精准供给,加快完善各项企业帮扶纾困机制。制定、落实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各项政策,加快政策兑现速度,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深化“三服务”“至少上门服务一次”活动,落实重点企业“面对面”走访、困难企业“一企一策”帮扶,助力企业渡难关、强信心、降损失。

  (二)大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优惠政策宣传、对接、辅导,坚决落实落细减税降费、缓缴企业税费和社保费返还等政策。规范涉企收费执收行为,开展常规和专项检查,强化政策落实的监督。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跟踪评估,推动完善政策体系。

  (三)切实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支持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建立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风险补偿机制,扩大银担合作覆盖面,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健全政府采购项目合同预付款制度,优化“政采贷”、履约保函等金融服务,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支持民营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产业发展与上市培育相结合,以股改为切入点,提升企业直接融资能力。

  (四)突出产业基金引导作用。筹建长三角创新投资集团,整合更多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金融资源,以政府产业基金为引领,带动企业“转型+引入+培育”,促进优质资本、项目、技术、人才向我市集聚。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关键项目投资,支持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高端科创载体落地嘉兴。

  (五)保障首位战略实施。按照“全面落实年”要求,统筹资金政策,抢抓专项债政策“窗口期”,梳理、申报、储备专项债券项目,推动形成重大项目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建成一批的滚动接续效应,支持打好“四大会战”。通过配套补助、产业基金引导等方式,举全市之力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建设。助力“嘉兴枢纽”融入“虹桥板块”,重点保障沪嘉城际轨道、通苏嘉甬铁路(浙江段)、市区有轨电车、嘉兴军民合用机场、市区快速路等重大项目推进,构建完善“海陆空铁水”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土地统筹和运营机制,建立土地储备出让和预算管理全生命周期保障体系,支持城市有机更新三年攻坚行动。

  (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财政支农体制机制,健全投入保障,优化支出结构,创新管理机制,加快补齐“三农”重点领域短板,助推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不断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产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和“五优联动”试点提质扩面,着力推动粮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七)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新一轮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支持实施“五美城镇”建设,打造特色集镇。落实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山水林田湖海”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支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八)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加快兑现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支持推进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巩固拓展防控成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落实稳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就业创业。完善各教育阶段生均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嘉兴学院创建嘉兴大学、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做精做细“大救助”保障体系,完善低保制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支持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推动文化强市。

  (九)推动财政平稳运行。注重宏观经济研判,回顾“十三五”时期财政工作,制定财政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强收入监测分析,深入研判复杂严峻的财税经济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切实加强财政风险预警,合理把握组织收入力度和节奏,与GDP基本保持同步,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幅度不低于10%,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压减幅度不低于5%,大幅压减办展办会经费支出。统筹收支平衡、重点保障、规范运行,切实兜牢“六保”底线。

  (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根据市域一体化改革要求,加紧调研,建立和完善财政配套政策。启动市区财政体制调研和测算,合理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强转移支付管理,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推进基层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基层财政管理,提升乡镇财力保障能力。

  (十一)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强四本预算与债务安排的有效衔接,发挥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作用,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激活沉淀资金,建立结余结转资金的常态化清理机制。完善资金、资产、资源的项目库管理机制,激活一批土地资源,绘制“宗地画像”,为城市建设挖潜;储备申报一批债券项目,建立动态更新的政府专项债储备库;保障推进一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重大项目跟踪稽查,建立前期做好资金平衡、中期优化审批流程、后期加快竣工决算的重大项目保障机制;处置盘活一批资产,用好行政事业单位房产清查结果,建立房产数据库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房产更大的价值,深度统筹调配政府资源。

  (十二)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健全零基预算管理,严格落实预算编制单位的主体责任,增强预算约束力和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前瞻性。加大市级政府专项资金精简整合力度,严格控制新增专项资金,厘清责任边界,优化工作流程,建立资金拨付快捷、程序监管到位、信息共享对称、绩效不断提升的资金管理体系。优化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加大重大决策、重点领域、重点工程保障力度,原则上不再采取先确定总额再安排具体项目的办法。注重部门预算的顶层设计,做实项目库分级分类管理体系,改革预算项目库管理框架,大幅度压减项目数量,严格控制部门项目总量。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部门资金管理使用机制,激活部门沉淀资金、资产。

  (十三)深化预算绩效改革。深入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科学构建管理机制,更加注重结果导向,突出强调成本效益,切实硬化责任约束。建立并开展对绩效目标的审核和批复制度,加大人大、财政对重点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及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逐步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延伸到基层单位和资金使用终端,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十四)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升对监督工作的认识,融监督于管理之中,将监督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压实每一个处室、单位的监督职责,形成全局齐抓共管的态势。对扶贫、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注重重点检查与日常监督相结合、自查与抽查相结合,提升监管实效。强化与人大、审计、监察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市县协同工作机制,构建大监督格局。

  (十五)加强财政风险防控。妥善处理好防风险和促发展的关系,按照计划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不断巩固化债成果,确保风险等级保持在合理区间,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按照融资平台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实施意见,助推县(市、区)加快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防控,坚持精算平衡原则, 合理确定待遇水平,同步进行基金管理风险评估,强化防控措施。完善社保基金管理风险内控制度,寓内控措施于社保基金管理全过程。运用大数据技术,实行社保基金日常监管“网警”巡查,打击各类弄虚作假、骗取套取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

  (十六)加强财政法治建设。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减证便民行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提升依法决策能力。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强化“互联网+监管”行政执法平台运用,确保“双随机”检查项目全覆盖,落实浙政钉“掌上执法”检查要求。加强行政争议预防和化解工作,依法处置信访和信息公开。

  (十七)推进财政数字化转型。加强财政信息系统建设,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按照系统化思维,全流程整合预算管理制度,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数据归集共享等工作,加强与省财政厅的沟通协调,试点“预算云”,深化“核算云”“政采云”等省建系统运用,整合信息化资源,提升信息化水平。探索推进市、区财政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财政管理流程优化,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十八)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梳理研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常态化传达学习重要会议、重要部署、重要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和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完善党组(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分担责任、机关党委(党总支)直接责任、党支部落实责任的“四责协同”机制。坚决完成巡察整改政治任务,巩固整改成效。深化政治生态情况的动态分析和研判,定期分析研判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针对存在问题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形成层层传导压力的工作常态。

  (十九)完善干部培育机制。深化干部教育工作,注重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培养。伴随财政管理机制转型,让更多干部走出去,加强调研学习,不断拓宽视野,为财政接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打通处室(单位)信息隔离的藩篱,切实提升财政干部解决信息不对称、资金错配问题的能力。完善干部使用机制,坚持干部使用“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探索激励机制,加强干部梯队建设。优化干部成长路径,通过基层锻炼等多种方式,安排优秀干部到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区培养锻炼。

    (二十)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强化财政团队协作精神,发挥团队领导作用,形成信息共享、沟通合作、相互成就的浓厚氛围,做到全局一盘棋、工作一条心。增强全局责任意识,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处室、单位目标任务清单,实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交流、年末有述职和考核的闭环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对新入职和即将退休干部职工的关心、关爱,提升财政凝聚力。

市财政局年度依法治市工作总结报告4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法治政府建设任务,以“八八战略”为统领,牢牢把握财政法治建设这条主线,大力推进法治政府进程,助力“湾区明珠.自贸港城”建设。现对照《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评分标准》将我局2021上半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法治能力建设,依法履行政府职能

  (一)加强组织领导,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政。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工作领导机制,落实行政首长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抓住“关键少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省委法治浙江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省市县《分工方案》实施情况,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依托公务员网络学堂的法治课程建设,落实公务员“学法用法”轮训,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法律知识学习和法律知识考试,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财政法治工作队伍。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精心组织法治宣传活动。严格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2021年度乡镇、县属单位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积极开展宪法宣传、创城法治建设、防灾减灾、“崇尚法典精神共筑美好生活”法治宣传活动、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学习宣传、财政惠农支农政策宣传等活动,组织观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直播,同时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深化《宪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党务公开条例》、《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和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进一步弘扬了财政法治理念,提高了群众财经法治意识,增强了干部“依宪治国”“依法理财”的观念。

  (三)深化财政“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梳理财政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深化“放管服”,强化“减证便民”,梳理证明事项取消和保留清单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积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优化审批服务,我局会计代理记帐机构执业资格许可申请实现告知承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市场领域严格履行约定义务,严格兑现政策承诺。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积极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一)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严格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岱山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细则》,落实好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和合法性审查工作,强化财政干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同时做好信息公开、意见征求等工作,增强行政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合同管理。严格落实省市县关于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遵守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强化合法性审查要求,推进规范性文件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定,认真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备案工作,及时落实专人管理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系统。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严格党内法规制定程序。重视和防范行政机关合同法律风险,加强行政机关合同合法性审查和重大合同报备工作,及时对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录入“舟山市行政机关合同管理系统”。

  (三)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根据《舟山市关于进一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岱山县公平竞争审查工作2021年度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组织召开全局公平竞争审查培训会暨工作部署会,积极开展公平竞争审查,规范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四)强化法律风险源头防范,落实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贯彻落实《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聘请浙江泽凡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我局常年法律顾问,设立公职律师一名,2020年一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及时在浙江省政府法律顾问信息服务系统录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参与各类执法、普法、法制建设工作信息,进一步规范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提高了法律顾问工作实效。

  三、严格规范执法,贯彻落实执法监督和纠纷化解工作

  (一)贯彻落实“三项制度”。落实《浙江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按照规定配足配强工作力量,聘请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落实“亮证执法”,强化执法主体资格管理。根据《岱山县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和申领工作方案》要求做好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工作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动态管理工作。

  (二)贯彻落实“互联网+监管”系统工作。结合权责清单和单位监管职能,对监管事项进行了全面认领和梳理编制工作,提升了监管能力和水平。同时全面推进“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理(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加大力度开展掌上执法检查活动,实现掌上执法率100%。深化统一行政处罚办案系统应用,加强双随机抽查监管,对“两库一单”实行动态管理,规范开展双随机检查工作。

  (三)强化内外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对财政执法行为的监督。贯彻落实案卷评查自查、行政执法统计年报等制度。重视政务公开,将财政工作置于“阳光”之下,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预决算信息、国企国资监督管理、预算绩效、稳企业稳增长及民生保障等重点信息公开,进一步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四)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规范行政调解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员和法治监督员队伍建设,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的沟通联系,及时有效化解相关纠纷。2021年截止目前我局未发生行政处罚案件、行政裁决、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

  四、加强法治保障机制建设,做好相关经费保障

  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2021年安排县级用于法律援助经费3万元,省补法律援助经费20万元,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工作经费补助5万元,已经拨付完毕。贯彻落实《浙江省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薪酬保障到位,将社区矫正专职社工薪酬纳入财政保障。强化“两所一庭”及巡回审判点建设,2021年我县财政安排看守所拘留所经费120万元,鱼山警务站经费750万元。安排直属司法所建设经费36万元、安排人民陪审员费用2万元、司法雇员经费19.5万元,全力推进两所一庭建设有序进行。

市财政局年度依法治市工作总结报告集合4篇相关文章:

个人试用期工作总结【汇编三篇】

2024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总结【三篇】

年度思想学习工作总结范文汇总四篇

2023年护士工作总结及计划(合集3篇)

202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五篇

交通局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编五篇】

市财政局年度依法治市工作总结报告集合4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个人试用期工作总结【汇编三篇】
    个人试用期工作总结【汇编三篇】

    工作总结需要对自身情况和形势背景的简略介绍。自身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形势背景则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个人试用期工作总结【汇编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2024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总结【三篇】

    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总结【三篇】,欢迎品鉴!

  • 年度思想学习工作总结范文汇总四篇
    年度思想学习工作总结范文汇总四篇

    思想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īxiǎng,本义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或形成的观点及观念体系。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年度思想学习工作总结范文汇总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2023年护士工作总结及计划(合集3篇)
    2023年护士工作总结及计划(合集3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护士工作总结及计划(合集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